本文共 20825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69 分钟。
自2009年“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智慧城市”作为支撑该系统性设想的组成部分,正在全球范围内,被多数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所接受并在城市层面开展实践。开展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是数字城市、平安城市(数字化、信息化和物联网等)的升级性目标。为有效保障智慧城市建设质量,需要信息技术、规划建设、行政管理、用户消费和融资运行等多元化集成创新,存在跨行业整合、行业内部升级、跨平台协同和跨领域衔接等需要。截止2015年底,我国城镇化率总体水平达到56.1%,总体成效显著,但是,部分省份和城市仍存在城镇化质量不高、效益不明显、科学性不强、与城市发展衔接不紧、空间-产业-土地-环境等协调不够等问题,尤其是半城镇化、建设用地城镇化和粗放式城镇化等广泛存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为世界城市文明贡献模式和路径。与此同时,城镇化也是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实现中高端水平的关键性力量。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博士指出,未来城镇化将由浅度转向深度城镇化。自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实施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以来,已经确立了277个城市试点,超过25个部、委、办、局和行等也从各自工作职责,推进城市的智慧化建设,通过三年来的顶层设计推动,智慧城市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是近期地方两会的“热词”。截至2015年9月,我国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的地级以上城市,总计约500多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博士指出,智慧城市最大难点是消除信息孤岛和利益壁垒。有专家指出,我国开展智慧城市建设,重视硬件投入,缺少市民沟通参与;将关联性不大的建设项目归为智慧城市,增加社会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质疑;对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增强城镇功能和培育智慧产业的智慧顶层设计、实施部署力度不够;智慧城市行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引领性的智库体系,在公共角度思考、规划以及提供智慧城市知识的创新能力较薄弱。因此,智慧城市行业协同机制是实现以上需要的关键性路径。按照欧、美、亚顺序,从合作模式(公共、私营、公私合营等)重点调研了国外15个主要智慧城市联盟(网络)的总体特征,总结了国外先进联盟培育和发展经验。与此同时,系统调研我国不同层面(国家、区域和地方城市)、不同形式(联盟、网络、协同创新中心等)近30个智慧城市联盟的基本特征。从合作主体、商业模式、产业化协同水平等方面开展中外联盟机制对比,提出健全和完善我国智慧城市联盟培育、兴起和服务能力提振的总体战略建议。
一、 世界范围国家层面智慧城市战略
自2009年以来,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世界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之一。在政策设计方面,2012年1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1〕47号》,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智慧城市,指出要推进物联网应用,明确了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此后,国家从推进信息化、物联网、信息消费、卫星导航、地理信息和老工业区改造等方面阐述了发展智慧城市的总体思路和实现方式,智慧城市政策设计全面成熟。2012年10月,欧盟启动了智慧城市社区行动(EU Smart City Communities Initiative),通过可持续的能源生产与使用,计划到2020年将社区温室气体的碳排放降低40%(1990年作为参考年),该社区行动计划的制定是依据欧盟已经制定的规划(CIVITAS、CONCERTO和Intelligent Energy Europe)和各国的政策规划,重点在建筑、交通、能源(电力)等方面实现智慧化应用。不仅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推进智慧城市战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金砖四国,同样在抓契机提升城市建设水平。2014年9月,印度国家层面提出创建100个智慧城市行动计划,并在新德里-孟买工业走廊工程(Delhi Mumbai Industrial Corridor作为印度全球区域城市理念的组成部分,该工程包括24个新城,第一批新城建设将于2019年完成)首先启动了五个试点城市(Gujarat邦Dholera市、Maharashtra邦Shendra-Bidkin市、UP邦Greater Noida市、Haryana邦Ujjain和Gurgaon市)的建设。试点重点聚焦在交通、IT支撑的政府治理、资源资源保护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等。新德里-孟买工业走廊的智慧城市建设将聚焦新城中的中央商务区和工业去。土地利用提倡混合利用,为城市工人提供保障性住房,与此同时,新城政府着力发展多节点城市便捷通道和循环通道建设,基于IT技术提升政府管制和行政管理能力。
二、 智慧城市政策演进与试点示范进展
201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起草并向国务院《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重点推进五方面工作,启动十个领域智慧工程建设,组织100个城市开展试点示范。建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涉及23个相关部门,统筹各部门资源,协调制定政策措施,完善智慧城市评估办法,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城市建设等领域推广应用。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将智慧城市建设与绿色、人文城市并列作为推进新型城市建设的范式。2014年1月,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围绕当前群众广泛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医疗、教育、社保、就业、养老服务等民生问题,选择信息化手段成效高、社会效益好、示范意义大、带动效应强的内容作为工作重点,着力解决薄弱环节、关键问题,增强信息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提升信息便民惠民利民水平。信息惠民是从民生服务的视角来践行推动智慧城市非常重要的工作。
2014年11月,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意见》,指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围绕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的目标,把握新形势下政务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的新趋势,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管理,提升政府网站发布信息、解读政策、回应关切、引导舆论的能力和水平,将政府网站打造成更加及时、准确、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互动交流和公共服务平台,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和服务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积极作用。
在试点建设方面,国家旅游局从智慧旅游出发,于2012年11月先在国内城市展开试点;以综合性智慧城市为主的试点,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12月率先展开。截止2013年底,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了193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4年4月,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委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在全国首先启动编撰《中国智慧城市年鉴2014》和《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2013-2014》。
2014年4月,由工信部、欧盟委员会通信网络内容和技术总司主办的“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合作试点城市交流会”。双方确定了30个试点城市,合作领域包括“新型城镇化、综合规划、城市治理和城市文明”、“基础设施升级和公共服务提供”以及“节能减排、低碳方式和环境保护”。该交流会是2013年11月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智慧城市分论坛合作的深化,成立的中欧绿色智慧城市专家团共同编制了《中欧智慧城市比较研究报告》和《中欧智慧城市合作白皮书》。
2014年11月,全国首部企业层面的《智慧城市系列标准》发布,由深圳市智慧城市研究会、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协会、中国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深圳智慧城市企业标准联盟牵头,联合以深圳企业为主体,由全国100多家智慧城市企业参加编制的。这是一个由企业制定,协议执行,通过专家评审的事实性标准,第一批发布25个专项标准,涵盖智慧城市顶层规划、医疗卫生、节能规划、管网规划等领域。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而本次标准就希望解决这两个问题。《智慧城市系列标准》从2015年1月1日试行,将在全国选择6家试点城市、园区等项目进行先行先试。
目前,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总计超过300个。试点城市陆续签订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标志着这些试点城市进入了实质创建期。今后智慧城市建设将提速,各个试点城市的项目或将陆续落地,未来十年与智慧城市相关的投资超过2万亿元。
三、 基于行业协同理论探讨发展智慧城市联盟
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得到地方城市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参与,主要由两种方式:政企联合(2013年北京市政府与卫星企业合作注资3亿元建设北京市北斗公共平台,为我国首个服务于智慧城市服务的综合平台,提供政务管理、行业应用和民生服务)和企业间联合(2013年10月,中兴通讯与航天科工二院资源互补、统筹分工,技术融合,二院的能力体现为顶层设计和集成能力;中兴通讯的优势在于无线、有线、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平台整合能力,合作开展智慧产品设计与服务)等。智慧城市是全面的综合结构设计、技术集成和立体化服务,需要城市治理、城市规划、工业信息化和建筑等领域的技术合作,才能够从智慧城市总体解决方案上实现高度的整合、资源优化、技术互联和功能的高度发达。这同时也是推进智慧城市战略,与以往信息化和数字城市核心的不同点,更加强调不同行业、行业内部和产业等要素间与城市住户的有机联通和功能实现。因此,智慧城市行业协同成为加快智慧城市产业落地的关键性路径。
3.1行业协同概念
协同是团队合作的有机实现机制,从社会学和物质空间来看,包括人、应用系统、数据资源、终端设备、应用情景、人机等方面的协同。行业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赢效果。
3.2行业协同形式
行业协同机制首先出现在欧洲的16世纪,城镇化和工业化文明时期逐渐成熟,并在当前发展得最为完备。我国由于产业发展演进的特殊性,产业协同机制与形式的建立,基本是在改革开发之后起步,但当前发展较为稳健。世界范围内代表性行业协作形式有:企业合作网络、战略联盟、供需链管理、企业集团、业务外包、虚拟企业等,其中联盟在不同行业协作形式中最为活跃,也起到链接企业合作、合资的中介或中枢作用。业务外包和虚拟企业是行业协作的新兴形式,较为符合边际成本最低和中小微企业资源服务整合的需要。
3.3发展智慧城市行业联盟的重要性
智慧城市最为新兴概念和产业领域,目前的产业路径尚处于创新阶段,缺乏将不同业务门类职能结合、相互有机衔接、规划设计与硬件配套等的全面综合整合,而城市的智慧服务,不论从政府职能转变、城市智慧经济发展和城市人居智慧化等方面,都要求有系统性、交互性、可靠性、便捷性等较高的集成解决方案。针对智慧城市的巨系统,基本上很难有单一的企业能够全面满足以上智慧需求,因此,要求发展行业协同效应。从智慧企业合作,快速培育智慧城市管理和技术创新联盟,支撑智慧城市试点应用。避免流于概念创新,而缺乏有效、可落地的实施方案。
四、国内外智慧城市联盟的现状与发展特征
4.1国外
国外智慧城市协同体系的雏形最早是1980年代在美国成立的智慧城市网络(Smart City Networks),美国和日本在2010年前后,在政府和企业界全面掀起智慧城市联盟的布局,并带动了美洲和亚洲其他国家建立智慧城市联盟。欧洲主要国家(德国、法国、丹麦、西班牙、英国等)也于同期(2012年起)成立智慧城市联盟(网络)。
(一)欧洲
公共部门联合
2013年2月,由丹麦住房和城乡建设事务部与Aarhus大学联合成立丹麦智慧城市网络(Danish Smart City Network),该网络组成包括地方和区域性地方城市政府、相关部委、大学、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网络通过定期开会探讨和交流在智慧城市规划、管理和建设中的经验。通过该网络促进丹麦智慧城市的整体发展,并认知发展智慧城市存在的挑战与机遇,并寻求综合解决方案。
2013年4月,苏格兰城市联盟(Scottish Cities Alliance)批准智慧城市合作计划,并将该计划纳入联盟的战略规划之中。城市联盟的参与单位随后编制了系统的战略方案、工作方案和计划,为促进苏格兰发展智慧城市创造培育和投资支持,得到了英国技术战略框架未来城市示范项目(UK Technology Strategy Board Future Cities Demonstrator programme)两千四百万英镑的支持,经费重点支持6个城市的公共服务和建筑领域的智慧实践。该联盟承担苏格兰智慧城市战略的开发,通过组织公私部门、学术机构开展集成性研究和实现创新型智慧构想,联盟与苏格兰政府保持密切合作。联盟正在努力申请欧洲结构基金(European Structural Funding)来帮助苏格兰城市实现它们的智慧化构想。欧洲2020新视野研究与发展项目(EU Horizon 2020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me)就智慧城市设置了九千两百万欧元(2014-2015)的创新资助。联盟与爱丁堡碳创新中心(Edinburgh Centre for Carbon Innovation)合作,共同识别、确认和推进苏格兰智慧城市项目,并为国际机构参与搭建平台。在英国,城市级的智慧城市联盟也在部分城市建立,如伯明翰智慧城市联盟。
2013年8月,德国海德堡市(Heidelberg)和美国加州帕罗奥图市(Palo Alto)建立智慧城市联盟,并升级为智慧城市伙伴关系(Smart City Alliance to Partnership),(联盟发展策略——对两个城市的智慧建设影响姐妹城市的智慧城市发展,并给予参考价值)两个城市在姐妹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智慧城市联盟,并升级为城市伙伴关系。德国海德堡市的市长和城市经理同时与荷兰的姐妹城市Enschede对接,论证该市参与到智慧城市联盟的可行性.并将中国上海市杨浦区作为该市在中国推进智慧城市的合作伙伴。
2014年6月,西班牙智慧城市网络(RECI,Spanish Network of Intelligent Cities)由Murcia大学发起,Murcia大学与Fundetec共同推广该网络,第一批有4个城市参与行动计划。Odin Solutions依托网络开发了建筑能效管理平台,并进一步通过网络集成智慧城市相关技术,目前已经在公共/民用建筑、公共自行车、环境监测、绿化控制和安全系统等领域实现了智慧节能服务能力。该智慧城市网络基于Murcia大学,为开放数据提供接口平台,并推广实施传感器和信息收集体系建设,服务于智慧化城市实验室,是西班牙首个同时最为有影响力的智慧城市定向技术交流和合作平台。
私营部门联合
2012年4月,智慧城市委员会(Smart cities council)由Alstom Grid、Bechtel、Cisco、Cub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Electricite de France、Enel、GE、IBM、Itron, Inc.、MasterCard、Mercedes-Benz、Microsoft、Ooredoo、Qualcomm、S&C Electric等公司联合发起,是基于行业整合,加快智慧和可持续城市需要而成立的区域性委员会,组成机构包括世界顶级智慧技术公司,顾问委员会包括世界范围内四十余家顶尖大学、研究院、国家实验室、开发银行、投资商和标准化机构。通过机构之间的合作,面向城市搭建宜居、宜业和可持续的智慧城市,提供高质量生活品质和高质量工作机会。成员单位包括ABB公司、Alphinat、BehaviorMatrix、Black &Veatch、Camgian Microsystems、CH2M HILL、Enevo、GRID20/20公司、Hutchison Kinrot、Imex Systems公司、MaxWest、Neptune Technology Group、Opower、Oracle、Organic能源公司、OSIsoft、Saudi Telecom、Schneider Electric、Siemens、Space-Time Insight、SunGard Public Sector、城市研究所、UST Global。委员会专注的领域包括技术指南、政策框架设计、规划技术案例研究、融资平台与案例、智慧城市创建交流营、区域网络活动等。
(二)美洲
公共部门联合
2014年1月,美国国家标准学会智慧和可持续城市网络(ANSI Network on Smart and Sustainable Cities,ANSSC)。伴随城镇化进程、气候变化的影响、基础设施老化,迫切需要对城市数据有全面的把握以应对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提升城市生活的宜居水平,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12年启动了致力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268技术委员会,并于2013年,ISO与国际电子技术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国际电讯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以及ISO/IEC联合技术委员会(JTC)全面评估了现有和亟需建立的智慧和可持续城市标准。在该背景下,美国国家标准学会,作为ISO的美国成员单位,学会目前已经开发了ISO 18091: 2014(地方政府质量管理系统)和ISO 37120:2014(城市服务和生活质量标准)。该网络致力于为城市管理者和其他知识界提供有关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全面的综合解决方案展示平台,并分布实现智慧城市标准化。
公私部门联合
2010年3月,IBM与秘鲁市政府(Peruvian Los Olivos)合作搭建智慧城市联盟,IBM为秘鲁提供多元化的云平台技术解决方案,包括光缆、网络、路由服务器、存贮和应用等。IBM认为秘鲁将成为拉丁美洲以至全世界瞩目的城市焦点,因为该城市有高密度的青年和中小企业集群,城市市民对于信息技术的需要催生了商业机会,Los Olivos initiative将惠及秘鲁6万个家庭,IBM智利认为秘鲁项目未来五年将带动整个拉丁美洲的智慧城市产业的兴起。
2014年4月,由加拿大阿尔伯特省发起,IMB加拿大、Cisco加拿大、Alberta大学和北阿尔伯特理工学院(Northern Albert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IT)作为成员单位,成立该省智慧城市联盟。联盟致力于城市研究与创新,包括最佳实践和技术以支持智慧城市应用,为St. Albert市和其他城市提供更优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该省孵化省级智慧城市联盟是城市总体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召集公共和私营部门共同参与以推动智慧城市。联盟将加快识别阿尔伯特省关于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的认知、发展和市场应用等。
2014年5月,美国堪萨斯市和思科合作构建智慧城市网络,将堪萨斯市作为动态现货的城市实验室,为市民提供职业机会、智慧街道照明、视频监控、数字交互和移动。基于该网络,规划实施投资总额在1.14亿美元的两公里街道汽车项目(streetcar project),该项目位于堪萨斯城的中心城区,致力于打造智慧的交通体系,提高中心城区通勤质量,该智慧城市网络,希望通过市企合作,将该项目建设成为美国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智慧交通项目,它的建设目标堪比欧洲阿姆斯特丹的全面互联的。
私营部门联合
美国智慧城市网路(Smart City Networks)成立于1980年代,是美国提供会议有线、无线互联网技术服务、电话通讯和不同空间尺度数字信号解决方案的最大提供商。每年服务展会场次超过3000个(展览面积超过158万平方米)。
Cisco(世界领先的IT服务商)和AGT International(世界领先的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于2014年2月,成立智慧城市全球战略联盟。联盟平台将智能网络化、可视化计算和视频管理软件(CISCO)和智慧城市软件平台、传感门户和分析工具(AGT)将结合,开发成本——效益均衡有效的服务产品,提高城市居民和城市服务的质量(包括交通、医疗、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和安全等领域)。
IBM和AT&T于2014年2月,成立全球智慧城市联盟,合作开发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IBM将负责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而AT&T则负责传感器数据通信以及位置追踪等方面。双方主要利用城市中的公共设施,如公交、的士、市区监控摄像头、测量仪等途径收集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从中获得高效、合理的城市规划方式。此外,还可以提高政府应急机构在火灾、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情况下的响应速度。IBM计划通过城市中遍布的传感器来获取数据,形成物联网,并与互联网相联,将智慧城市作为智慧地球的有机单元。
2014年9月,由全球频谱(GLOBAL SPECTRUM)发起智慧城市网络,旨在更新和管理技术和电讯服务。全球频谱只要运营亚特兰大会展中心,并在辛辛那提和迈阿密湾开展商务会展。智慧城市网络提供互联光纤、高速互联网接入、数据网络服务、Wi-Fi、路由、数字和电话会议服务等。全球频谱(Global Spectrum)管理亚特兰大市会展中心,每年组织超过120场的公共大会、博览或会议,每年累计接纳0.24亿人次和1.5万场不同规格的活动。全球频谱的母公司Comcast-Spectacor是世界最大的体育和娱乐公司,在美国50个州中的48个州开展业务,同时拥有国家冰球联赛赛事服务、快捷食品服务、食品和饮料服务提供商、领先的Paciolan场地票务筹款和营销技术方案提供商、商业化知识产权转让公司、溜冰场和社区溜冰信息服务等,这些服务将基于智慧城市网络全面得到整合。
(三)亚洲
公私部门联合
2014年4月,阿尔斯通(Alstom)和香港大学组建智慧城市战略联盟,双方合作开发应用于智慧城市的下一代先进开放系统,聚焦能源和交通领域潜在的商业化应用。阿尔斯通在香港大学设立智慧城市项目孵化器,促成不同市场参与方依托该联盟形成伙伴或联盟关系
私营部门联合
2009年12,SAP(日本)等跨国公司组成日本智慧城市联盟参与智慧城市项目(表1)。该项目在Kashiwanoha学校启动,联盟合作致力于将项目打造为下一代环境友好型城市。SAP AG, SHARP公司,Nikken Sekkei公司, Hewlett-Packard Japan公司, Mitsui Fudosan公司, e-solutions公司和Future Design Center联合会联合承担智慧城市项目,并致力通过打造技术模式创新,从日本推广到世界。通过推行可再生能源和更优的能源技术方法来减少CO2排放,论证世界先进技术在本项目应用的实用性,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日本环境产业为项目建设多做贡献等融合到智慧城市项目解决方案中。
表1基于项目企业主导的智慧城市联盟
公司名称 | 职责分工 |
SAP(日本)公司 | 总体负责Kashiwanoha校园城市项目,已经开发了先进的计量基础设施软件(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AMI),该软件有助于促进高能效电网的实现。与此同时,企业资源管理和客户支付(customer billing)软件体系均已成熟 |
SHARP集团 | 实施太阳能电池工程(具有50年的技术开发经验) 应用城市能源管理技术(公司核心业务领域) |
Nikken Sekkei公司 | 更佳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并配套模拟技术和可视化情景反演 |
Hewlett-Packard(日本)公司 | 通过国际一流的软件设计和硬件服务构建绿色城市,将该项目纳入惠普全球战略,实现在全球有普适性的展示性的工程 惠普及其合作伙伴参与了世界65%的电力传输服务,公司在电力工业具有全球竞争力 |
Mitsui Fudosan公司 | 旗下子公司e-solutions与其他技术领先的公司在环境、健康和教育等领域开发了丰富多样的项目,依托本项目开发碳减排新业务 |
Smart City Planning公司 | 于2009年9月在东京成立,注册资本1.3亿日本元,与e-solutions公司为同一个CEO |
Future Design Center联合会 | 2009年7月成立,依托Kashiwanoha校园设施于2010年2月运行,由Mitsubishi研究院,东京大学,e-solutions,International Policy Studies研究所, Special Advisor Japan New Business Conferences,Mitsui Fudosan公司组成 |
2010年4月,日本智慧社区联盟(The Japan Smart Community Alliance,JSCA)成立,旨在针对单个组织无法处理的智慧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困难,通过公私部门之间的合作来予以解决和克服。JSCA由各类公私营部门和组织组成,包括公共服务公司、高校和地方城市政府。国家标准化活动正在持续推进社区系统的智慧化演进.当前,新兴国家,特别是亚洲,城市区域由于快速的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发展,能源需求不断提高。城市的发展必须提高社区的环境友好性,并实现社会基础设施的高效运行,其中包括能效提升、轨道交通、水供应、废弃物处置服务等。国际经验表明,必须采取措施来应对全球变换和由于CO2排放增加而频现的自然灾害。针对如上问题,日本智慧社区将围绕以上方面研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构建可持续社会,营造幸福感、安全感和智慧化增强的社区体系。JSCA通过广泛与海外组织(如全球智慧电网委员会, Global Smart Grid Federation),集成先进的日本技术和服务,致力于成为世界上顶尖的智慧社区联盟。
4.2国内
自2011年开始,我国就陆续出现于智慧城市相关的联盟,截止2015年3月,全国、区域和城市层面的联盟数量总数约为30个,以全国性和区域性(两岸、广东、广西、四川、陕西等)的联盟为主(表2),城市(区)层级的联盟有北京市海淀区、大连市、合肥市等,四川和上海有联盟直接聚焦社区层面(表3)。联盟建设模式与国外类似,有公共合营、公私合营和私营合营等,支持单位包括工信部、住建部、发改委、教育部和行业协会等,超过一半的联盟为市场自发运作,无直接的支持单位。在联盟形式方面,有城市联盟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其中协同创新中心(表4),具有向综合实体培育的特征。联盟主要呈现如下发展态势:
1、重视机构体系建设,强调行业引领。如中国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使用企业+高校的模式,神州数码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为首任理事长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秘书处单位。中国智慧城市发展促进工作联盟(2013年1月成立),设置20个专业委员会,建设70余个智慧工程中心,编制《智慧城市重点领域建设需求指南》和《中国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国家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2年10月成立),于2013年5月设立贵州分联盟。海淀智慧城市产业联盟,成立电子政务、医疗卫生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城市运行信息化、信息基础设施、工程咨询等工作组,服务海淀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标准和规范的制定。针对单个企业无法推进的智慧项目,联盟给予协调推进。
2、注重融资渠道创新,支撑智慧建设。如国家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注重投融资管理,通过整合更多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源,共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分享智慧城市建设成果。中国智慧城市投资联合体,以上市公司作为联盟的主体单位参与进来。
3、联盟产业协同联动,运作实体项目。如中国智慧城市与公共安全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产业基地协同作为核心项目,顶层设计及项目实施投资金额达到50亿元,由联盟牵头企业进行开发和建设,并研究讨论联盟总部经济模式,开发联盟产学研园区,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传感谷基地。
4、联盟差异化聚焦,找准市场切入点。深港澳智慧城市联盟以天安云谷“关联、共享、协作”的精神,致力于规划与建设智慧的园区产业资源与服务平台,共同建立合作创新体系;致力于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切实服务,紧扣园区的管理者、企业、人才等各方用户需求。泛智慧社区创新联盟,为国内首个聚焦地方试点社区、村庄、园区、解决方案提供商、通信运营商和第三方机构的平台的创新联盟。
5、服务地方智慧建设,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海南绿色智慧岛协同创新中心,利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通过省内外高校与政府、产业、企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海南省“建设信息智能岛”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南开大学信息、环境、旅游、物流等学科的优势,紧密结合海南大学对海南当地调查研究积累的丰富基础,积极联动海南政府和相关产业力量,构建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平台。以“海南智慧岛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集聚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一流研究人才和实践人才,培养南开、海大中青年创新人才,取得一批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领域公认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成为国家推动区域政府与社会管理改革、产业与消费模式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助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向世界级方向迈进。
6、实体化发展研究驱动,侧重咨询服务。浙江智慧城市区域协同创新中心从建设实体的角度设置11个研究所(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智能终端与智慧感知研究所、智慧健康研究所、智慧水务研究所、智慧交通研究所、智慧政务与智慧商务研究所、城市发展研究所、智慧企业评估与产业政策研究所、智慧产业与两化融合研究所、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研究所和智慧城市情报研究所等),致力于建成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的先导者、策划者和推动者,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设计、信息安全、商务模式、后台运作、制度标准、技术应用等领域逐步打造国内领先的学术高地和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典范,并在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电网、智慧能源、智慧水务等领域形成核心能力,成为国内有影响、省内一流的协同创新中心。高密度区域智能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规划建设中国最大的城镇化大数据云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自主研创的新型城镇化理论与智能运营模型,打造地方、学校和企业的联盟,在长三角城镇群先行示范区进行实践,最终形成国际顶级的城镇研发群体。大连智慧城市协同创新联盟与大连智慧城市技术研究院一体化运作,招纳高校院所和重点企业的40余个研发团队加入。研究院将设立若干研究室,在智慧产业发展和工程应用实际,围绕感知与传输、数据存储与处理、应用与服务、安全保障体系等技术领域,选择重点方向攻关。
表2中国(国际)智慧城市联盟总体概况(按照成立时间顺序)
名称 | 成立时间 | 地点 | 发起单位 | 参与单位 | 支持单位 |
中国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推进联盟 | 2011年5月 | 北京 |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行业分会 | 百余家在我国境内注册成立的从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标准化组织、检测机构等 |
工信部、国家信息中心 |
业务范围 | |||||
执行国家有关智慧城市产业政策,建立并完善产业链发展协调机制,为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企业提供服务并嫁接与政府的桥梁,推进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产业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用;推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技术标准研究、制定与宣传贯彻工作;推进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标准符合性检测工作的开展;面向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组织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行业的相关培训并开展咨询服务;组织行业技术交流、展览展示;承担政府转移职能等 | |||||
全球智慧城市与产业联盟 | 2012年4月 | 北京 |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 国内外城市、企事业单位、NGO、专家学者 | 无 |
业务范围 | |||||
智慧城市与产业典型应用,关键、共性技术合作研发,推广、应用和保护联盟成员的知识产权,制定和推广联盟成员的产品技术标准,建立联盟成员间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根据联盟成员需要,提供研究、设计和实施方案,建立联盟成员产学研互动机制,组织联盟成员创新人才培训工程,吸引国内外资本市场向联盟成员企业投资,建立智慧城市与产业技术信息和标准交流平台,开展国际间智慧城市、智慧产业以及科技合作与交流 | |||||
中国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2012年10月 | 北京 | 神州数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武汉大学等18家 |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航天科技控股集团、中国电信集团、赛伯乐投资集团、方正国际、太极计算机股份、清华大学、深圳贝尔、中科院研究所等26家 |
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 |
业务范围 | |||||
对智慧城市产业的产、学、研、用核心技术进行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标准、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等。带动重大应用示范,通过协同合作,降低风险和成本,整合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所涉及的各项主体和领域,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打造智慧城市产业链与生态圈 | |||||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促进工作联盟 | 2013年1月 | 北京 |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等17个地方城市、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十余家ICT(信息通信技术)企业 |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 |
业务范围 | |||||
组织开展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智慧城市重点领域建设指南编制、智慧城市培训和体验中心搭建、智慧城市产业政策和标准体系研讨等 | |||||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投资联盟 | 2013年7月 | 深圳 | 深圳市智慧城市研究会 | 赛迪顾问、太极计算机与50多家北京、深圳上市公司和高科技企业:金证股份、达实智能、国民技术、科陆电子、航盛电子、海能股份、三诺数码、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中兴通讯、华丰世纪集团、光聚通讯、丰泰瑞达、亚信联创、天云科技、安冠、康必达、基伍、日东科技、奥雅设计等智慧产业和投资企业 | 无 |
业务范围 | |||||
建设智慧城市示范基地,将自身领域的先进科技以科普形式向各地区相关城市建设人员、社会大众进行免费宣传教育 | |||||
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 | 2013年10月 | 北京 | 中国电子商会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太极股份、同方股份、中兴通讯、大唐电信等 |
工信部 |
业务范围 | |||||
制定统一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标准及评价体系、制定全国统一的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产业和产品技术标准;定期举行全国有关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主题的论坛会议和会展活动、开展市长及服务型政府管理者高端智慧培训以及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认证;建立服务全国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公共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 |||||
IBM智慧城市合作伙伴联盟 | 2014年3月 | 北京 | IBM、IDC |
| 无 |
业务范围 | |||||
寻求与各类组织、企业在城市与城市群开展智慧领域的合作(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能源、智慧政府、智慧水资源、智慧安全、智慧楼宇) | |||||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联盟 | 2014年4月 | 北京 |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 神州数码、财讯传媒、上置集团、IBM、民生银行、亚信联创、建业集团、亿阳集团、乐视网公司等10家 |
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 |
业务范围 | |||||
形成企业和城市间合作格局,IBM发挥技术优势,与联盟成员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模式,采取市场化机制运行,推动智慧城市在决策管理、城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信息惠民等方面的应用。构建互补而非竞争的合作机制,搭建联盟成员和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交流平台。发挥联盟在引领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政策咨询、研究和市场推广的平台作用;推动公共服务资源从孤立、分散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向多部门协同的方向发展。通过市场参与实现公共服务事项和社会信息服务的全人群覆盖、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办理;借助媒体平台推动信息化手段成效高、社会效益好、示范意义大、带动效应强的智慧城市应用平台;在《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框架下,参与执行信息惠民的11项重点任务,推进社会保障、健康医疗、优质教育、养老服务、就业服务、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安全、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9项行动计划。组织智慧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跟踪调研、评估,总结推广相关经验。开展专家授课,培训政府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选择示范项目、推动国际合作。 | |||||
中国智慧城市投资联合体 | 2014年5月 | 北京 | 东华软件*[1] | 碧水源*、慈铭体检、东方园林*、东华软件*、烽火通信*、海尔电器*、海南瑞泽*、海鑫科金*、湖北兴葆、立思辰*、利亚德*、桑德集团*、赛伯乐、闪联、物美集团、盈科律所、映美控股*、综艺股份* |
|
业务范围 | |||||
打造市场化的开放投资平台,积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整合优质资源,提供智慧城市一揽子解决方案(资金、技术、产业升级等) | |||||
国家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投融资管理联盟 | 2014年6月 | 北京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 国内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企事业等会员单位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业务范围 | |||||
承接国家、省、市智慧城市重点建设项目;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打造智慧城市万亿级产业基金,服务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城镇化建设、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教育、智慧旅游等行业 | |||||
两岸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2014年7月 | 福州 | 福建省新兴科技产业促进中心 | 海峡两岸的13位新科技产业项目的企业、高校 | 无 |
业务范围 | |||||
推广来自于医学、材料、建筑等各方面的新技术和项目,寻求资本投资;定期举行两岸新兴产业的投融资对接会与项目签约活动,主推节能新材料、智慧城市、跨境电商(预防医学精品)、信息消费、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 | |||||
中国智慧城市与公共安全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基地 | 2014年10月 | 北京 | 艾沃瑞克(北京)公司、中国瑞宝国际合作公司 | 北京华力兴、北京航天长峰科技、中国航空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辽宁船舶集团、中国安芯、苏州金螳螂怡和科技、北京矿大节能科技、北京洋浦伟业科技、秦皇岛市康泰医学系统有限公司、陵县渤山科技园、华通路桥、北京思飞捷软件、北京美信凌、苏州登堡电子、北京黔龙图视、北京瑞普图视、许昌艾沃瑞克、天津宏达、昆明东讯、深圳市优博迅科技、皇明太阳能、山洞德锦 |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 |
业务范围 | |||||
领域涉及到航天航空、卫星、船舶、公共安全及警用终端装备、铁路桥梁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沿科技打造智慧城市产业链 |
表3地方智慧城市联盟总体概况(按照成立时间顺序)
名称 | 成立时间 | 地点 | 发起单位 | 参与单位 | 支持单位 |
广东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2012年5月 | 广州 | 中科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中科院工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沈阳自动化分所、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市长程软件、广州市天翎网路科技、广东电信规划设计院、尚融、晶科电子(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广州软件合作中心、玄武科技、红鹏直升机、物联天下、广州无线电、深圳市盛迅达科技等12家 | 广州市科技厅、中科院广州分院、南沙区政府 | |
业务范围 | |||||
发展智能 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政府为代表的城市应用,以解决交通拥堵,实现节能环保,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为目标;另一方面主要是拓展产业发展领域,包括智慧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与升级和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 |||||
四川省智慧社区(家庭)产业联盟 | 2012年6月 | 成都 | 四川电信 | 四川长虹集团、四川九洲集团、成都华迈通信在内等多家省内骨干科技企业 |
|
业务范围 | |||||
以项目带动研发,研发促进应用,应用推动产业,并努力促进四川智慧社区产业市场的健康成长,形成智慧社区产品研发、应用、销售氛围,形成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名品牌的完整的智慧社区产业集群,参与国内智慧社区产业市场的竞争,分享智慧社区产业所带来的巨大收益,进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智慧社区业界品牌 | |||||
四川智慧城市产业联盟 | 2012年6月 | 成都 | 四川电信 | IBM、微软、思科、联想、戴尔、中兴、华为、长虹、九洲等六十余家行业信息化企业 |
|
业务范围 | |||||
聚合通信运营商、IT系统提供商、软件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设备提供商及科研院所,通过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整合IT、CT能力提供商资源,打造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公共数据库,对智慧城市建设中成熟行业的应用开展规模拓展,持续推动全省智慧城市信息化项目规模、有序发展。建设合作扶持机制、设立上千万元的联盟基金、建立专家库、开展联盟省内巡展论坛等;以产业联盟名义发布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及典型产品(第一个产品“爱城市”) | |||||
海淀智慧城市产业联盟 | 2013年3月 | 北京 | 方正国际 | 用友、航天二院、神州数码、太极、浪潮、同方、中科软等65家中关村海淀园IT企业 |
|
业务范围 | |||||
为实现智慧政务、智慧园区、智慧城区、智慧家园和信息产业高地的“四智一高”的智慧海淀建设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引导企业间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并将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在海淀区进行示范应用,向全国推广 | |||||
广西智慧城市产业联盟 | 2013年4月 | 南宁 | 广西联通 | 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工信委、自治区发改委、自治区旅游局、深圳华为、中兴通讯、大唐电信、上海贝尔等75家 | 无 |
业务范围 | |||||
依托智慧城市云平台,建设完善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信息融合公共平台、云计算资源集中平台、物联网公共平台建设,建立完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机制;智慧政务、智慧金融、智慧安全、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文教、智慧医疗、智慧环境、智慧市政、智慧物流等10大类三十余项行业应用产品,形成广西智慧城市应用体系 | |||||
陕西智慧城市产业联盟 | 2013年4月 | 西安 | 中国电信陕西公司 | IBM、华为、中兴、用友、三星、畅捷通、万维、富士通等六十余家行业信息化企业 |
|
大连智慧城市协同创新联盟 | 2013年12月 | 大连 | 大连智慧城市技术研究院 | 大连市智慧产业骨干企业、在连高校和科研院所、智慧城市应用示范单位等60余家 |
|
业务范围 | |||||
推进与大连智慧产业和智慧城市示范应用相关的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和技术标准,探讨智慧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应用成果组织运营模式等 | |||||
泛智慧社区创新联盟 | 2014年10月 | 上海 | 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理事长单位)、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单位) | 中国移动(上海)公司、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中国网通(上海)分公司、万科、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公行、上海德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易班发展中心等单位;邀请上海各个街道(镇)、乡村代表加入,总数超过100家 | 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
以《上海智慧社区建设指南》为纲领,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合作共赢为宗旨,紧密围绕居民和基层管理者的实际需求,搭建智慧社区建设供给和需求、应用和产业对接的平台,促进产学研用跨业界、跨学科的创新和应用,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泛智慧社区,培育一批“四新”企业 | |||||
深港澳智慧城市联盟 | 2014年11月 | 深圳 | 天安云谷智慧园区 |
|
|
业务范围 | |||||
通过与政府、协会、金融机构、学术团体、商业机构等多方的产业资源合作创新,优化产业生态圈的分工与交换,形成园区产业的外部经济,提升企业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使之成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间合作的桥梁 | |||||
合肥智慧城市创新产业联盟 | 2014年12月 | 合肥 | 科大讯飞、美亚光电等10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 |
|
|
业务范围 | |||||
整合成员单位资源和能力优势,重点实施“智慧语音示范工程、智慧环保监测、智慧社区等”14个智慧应用项目,推动合肥市智慧城市体系构建 |
表4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总体概况(按照成立时间顺序)
名称 | 成立时间 | 地点 | 发起单位 | 参与单位 | 支持 单位 |
银江股份院士专家工作站暨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 | 2012年11月 | 杭州 | 银江股份 | 中科院院士何积丰团队 |
|
业务范围 | |||||
银江股份作为国内具备领先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银江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拥有领先的解决方案以及丰硕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政府进行智慧城市规划、顶层设计、系统实施、运营服务和技术支持等全产业链的服务。银江股份主要为城市交通、城市建筑和医院提供智能化和信息化服务。通过结合智能识别、移动计算、数据融合等技术,在城市交通领域实现交通信息采集、交通信息融合和分析、交通信息发布、现场交通管理、交通信息管理的全面接入和综合管理,在医疗领域实现对医护人员、病人和药品的有效管理 | |||||
海南绿色智慧岛协同创新中心 | 2012年11月 | 海口 | 海南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 海南省教育厅支持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 | |
业务范围 | |||||
以海南省发展建设的重大需求为主导,以切实服务海南省委省政府为工作重点,着力在海南省“大城市”管理框架、房地产信息化平台、农产品质量追踪体系、空气质量检测等重点工作,就重点项目、政策咨询、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和攻关 | |||||
高密度区域智能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 | 2013年11月 | 上海 | 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住建部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法国里昂大学联盟“智能城市世界”卓越协同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政府、浙江省住建厅、江苏省住建厅、浦东新区政府、杨浦区政府、崇明县政府、虹口区政府、太仓市政府、宁波市政府、英特尔亚太研发公司、西门子(中国)公司、新奥集团、IDG资本投资顾问(北京)公司、新华通讯社上海分社、城市规划学刊杂志社、时代建筑杂志社等24家 |
|
业务范围 | |||||
高密度区域城镇化问题的智能诊断;高密度区域城镇化发展的智能规划;高密度区域城镇化发展的智能治理 | |||||
浙江智慧城市区域协同创新中心 | 2013年12月 | 杭州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第五十二研究所、华为技术、中国网通(浙江)分公司、浙江移动、中国电信(浙江)分公司等13家 |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财政厅认定 |
业务范围 | |||||
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立足学科,成立课题团队,凝练研究方向,寻找科研突破,实现协同研究 |
五、当前智慧城市联盟发展的讨论与建议
我国智慧城市联盟的创设得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行业社团、企业、高校和其他单位的参与,与其他城市概念主题相比,具有更强的市场参与属性。国家主要通讯服务公司、软件开发公司、投融资机构等频繁参与甚至牵头智慧城市联盟的发起与运营。地方城市政府和高校分别从地方智慧顶层设计、项目孵化和研发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参与进来。与国外相比,我国智慧城市联盟总体发育总量较高;业务设计更为多元;参与单位数量较多;地域化服务和智慧创新应用导向较强,为我国推进智慧城市战略起到了产业协同创新的作用,特别是智慧城市相关会展业和交流活动的开展。与此同时,存在如下不同:
国外联盟合作主体较少,但互补合作性产业定位突出,这种组织方式,有助于产业协同链条的实现;国外联盟,尤其是日本的智慧城市联盟,设计精细化程度高、针对性深入到社区层级,并以项目作为合作结合点,联盟的属性具有一定的项目总包特征,并在和项目对接方面,显现出专业集成程度高和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强的优势;国外联盟更多强调从用户出发,来设计产品和服务,有联盟从事宏观的战略设计,但更多的是针对性较强的智慧解决方案,并尝试用局部系统的示范,来实现高度创新引领,但定位是考虑今后将局部创新全面扩散;欧盟和欧洲各国甚至对联盟给予资金支持,为其开展成员单位的协同创新提供保障;国外联盟样式多元,在国内已有样式的同时,出现城市间的智慧城市联盟,并深化为伙伴关系,向不同洲际的国家城市推广该网络;国外联盟,尤其是美国的行业组织,注重从标准规范上着眼,牵头研发与智慧城市相关的国际化标准、认证和服务体系,这具有国际性、规范化战略思维。
2015年,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应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为了保障智慧城市的发展质量,智慧城市联盟建设应在汲取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以后的联盟实践,开展如下创新:
1、行业引导,优秀引领,模式提升。涉及智慧城市领域的国家协调性机构宜加强对智慧城市行业的引导,抓好智慧城市联盟的综合管理,促进和培育有特色、市场需要的联盟,通过联盟来间接指导智慧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对自身管理水平高、社会服务能力强和协同机制模式培育好的联盟给予重点支持和推进,鼓励其承接更多与智慧城市相关的政府转移职能。逐步总结出有利于推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空间特点、不同智慧应用需要的行业协同模式。用智慧城市的模块化思路和先进技术首先建立联盟内部高效的信息化建设与基础数据平台,定期(不定期)发布通讯、举办信息交流会、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会、需求恳谈会、招投标活动以及各种培训班等,为联盟资源总量和进一步提炼提供基础。
2、国际交流,项目牵引,合作共赢。推动智慧城市最早由国外IT公司提出,目前已经广泛被国内相关行业所接受。国内联盟宜加强与国外同行联盟的交流,吸收国外有借鉴价值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解决方案,形成多元化的联盟服务能力。与此同时,联盟在保障合法性前提下,多从项目着眼,努力实现项目牵引和项目内部沟通机制,从行业协同向项目分包合作发展,特别是结合当前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需要,研究开发智慧产业基地(园区、孵化器),加快智慧产能的输出,牵头打造若干个体验和展示中心,促进社会对智慧城市概念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接受。
3、体系升级,持续孵化,立体网络。智慧城市联盟最大的着力点就是开放式接口,结合智慧城市业务需要,不断扩展联盟架构,同时精细化设计针对性强的智慧服务,将智慧体系不断升级,并注重考虑有市场前景、符合政策需要的创新研发,给予有效的孵化,形成能够与城市治理全面结合的立体服务网络,成为能够与城市政府直接互动,并为不同城市人群提供全面有效智慧解决方案的服务体。
4、注重标准,分类指导,知识共享。针对涉及认证标准、技术指南和优秀案例的联盟,宜给予重点扶持,鼓励联盟参与或主持智慧城市国际标准的制定,避免以上三个维度缺乏自主知识创新,保障我国不同地区智慧化发展基础条件能够充分考虑进来。使形成的标准、指南和案例知识分享性更强。分类指导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智慧城市联盟发展,探索联盟的评级机制,引导联盟生态链不断优化升级。
5、有效互动,资源整合,服务升级。在出现智慧城市联盟之前,我国已经有多个与熟悉化和信息化等相关的联盟,有的接近10年,如长风开放标准平台软件联盟(北京市科委等支持下成立于2005年4月,现有成员超过127家)。与智慧城市相关的其他联盟包括中国智能视觉物联网产业联盟(2012年1月)、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2012年8月)、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6月)和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服务联盟(2014年4月)、研华协同创新研发中心(2014年9月)、201410“未来家庭娱乐联盟(2014年10月)、0HDcctv国际标准联盟和中国智能高清产业联盟的战略联盟(2014年10月)和中国企业大数据联盟(2014年11月)。
六、结语
我国智慧城市联盟进入精细化、落地化和项目实体化的新阶段,充分借鉴国外智慧城市联盟的经验,挖据我国自身的优势,能够创立新的智慧城市联盟创新局面。从面向目标的政策设计和面向服务需求的应用创新联动出发,有效指导智慧城市联盟的质量建设水平。
本文转自d1net(转载)